搜尋
你不可不知的賞味第一步-咖啡烘焙
- Keith Wu
- 2017年3月9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
你知道嗎?咖啡的味道,除了咖啡生豆與生俱來的品質外,大部分則是取決於烘焙。
烘焙咖啡的每個環節,都包含了許多影響咖啡風味及口感的因素。像是烘焙時間長短、烘焙的方式、甚至是咖啡豆量的多寡或烘焙師本身的經驗和手感等,就有相當大的差異性,使烘焙這門學問變幻莫測。
近來懂得品味的人們越來越注重咖啡豆的原味,從產量稀少的精品豆開始,論產區、論風味特性,甚至對於沖煮的手法到烘焙程度的差異等都十分講究。喝咖啡已經不再只是單純的品嚐飲料,而是一門專業的研究課題。
▼咖啡的烘培程度示意圖,烘培越淺,果酸味越明顯;相反的,烘培越深,苦味越重

在台灣,精品黑咖啡的市場也正在悄悄引領風潮。雖然市售的咖啡有千百種,但大多都是中深焙的咖啡。其實專業的獨立咖啡館中,其實有不少屬於淺烘焙的高價單品咖啡。
事實上,使用淺烘焙的咖啡豆,可能會使瑕疵豆的缺陷更加明顯,因此十分考驗烘焙師的技術,各家的烘焙師皆有不同的手法。淺焙咖啡在全球飲用者市場比率約有40%之多,廣受歡迎的原因不外乎就是因為比起中深度烘焙,淺焙更能保留住咖啡豆的原始風味,對於香氣、果酸及特殊風味突出的精品咖啡更是如此。當然,不同產地及不同品種,適合的烘焙方式也不盡相同。咖啡就是如此變化無窮的美好飲品;下次,當您品嚐咖啡時,不妨細細品味一下烘焙師透過火侯所詮釋出來的烘焙成果。
▼德希達的咖啡豆都是以中淺烘焙為主,體驗精品莊園豆的口感,從每天喝的咖啡開始。
